Conference Introduction

会议简介

第三届纳米磁珠与生物医学国际学术论坛将于204年10月23-24日在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学术论坛将邀请三十余位在国内外纳米磁性材料领域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产业领袖做主题报告,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产业界搭建一个技术合作和交流平台,推进纳米磁珠和生物医学的协同发展,充分展示这两个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技术需要。

首届纳米磁珠及生物医学国际学术论坛已于2021年12月10日~11日在苏州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3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产业领袖做精彩报告,吸引了业内3000多名专业人士与会商讨,成功搭建了一个政策研讨,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的综合性平台。

Conference Organizers

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 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
    • 苏州市纳米新材料协会
    •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Main Topics

主要议题

2023 Agenda arrangement

2023年议程安排

日期:3月1日
地点:A206-A207
日期:3月2日
地点:A206-A207
  • 生物医学专场 Section 3
    主持人:杨义力,主任,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

  • 08:30-08:50
    次世代NK细胞激活扩增体系
    郭霖,CAR-NK研究员,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08:50-09:10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细胞培养基发展新趋势
    马士棋,应用科学家,苏州依科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09:10-09:30
    癌细胞全细胞组分重组装成的癌症纳米疫苗及脂质微米颗粒 (LMP)递送mRNA的研究
    刘密,教授,苏州大学

  • 09:30-09:50
    准商业化细胞治疗药物原辅料检测策略及无菌快检应用
    朱经纬,质量负责人,江苏谱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09:50-10:10
    免疫磁珠在细胞分选和细胞激活中的应用
    洪超,副教授,苏州大学/首席工程师,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10:10-10:30
    茶歇

  • 生物医学专场 Section 4
    主持人:王牧,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

  • 10:30-10:50
    免疫系统人源化动物模型在纳米疫苗开发中的应用
    黄菁,董事长,未来模式(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0:50-11:10
    mRNA疫苗技术进展
    郜鹏,副总裁,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1:10-11:30
    外泌体药物递送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许可,董事长&CEO,苏州唯思尔康科技有限公司

  • 11:30-11:50
    DNA存储----概念与应用
    刘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11:50-12:10
    基于多组学的工具酶挖掘与产业化应用
    赵山岑,副院长,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 12:10-13:40
    午餐

  • 体外诊断专场 Section 5
    主持人:陶陆阳,二级教授,苏州大学

  • 13::40-14:00
    IVD关键蛋白质原料的现状和未来
    钱永常,董事长,杭州纽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4:00-14:20
    基于免疫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肿瘤筛查
    张志新,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董事长,成都益安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14:20-14:40
    仿生识别界面材料与液体活检
    王树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14:40-15:00
    发展天然耐逆作物,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张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 15:00-15:30
    茶歇

  • 体外诊断专场 Section 6
    主持人:朱力,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 15:30-15:50
    生物信息大数据驱动的纤维化疾病拓展研究
    苏金,教授,广州医科大学

  • 15:50-16:10
    基于凹土材料的致病菌核酸提取试剂盒研发
    郭亚辉,副教授,江南大学

  • 16:10-16:30
    新型磁珠自动化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叶金,副研究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 16:30-16:50
    XploreSeq™——探索更广泛的抗体序列空间:NGS与AI赋能抗体发现过程
    叶兴达,生物信息总监,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演讲嘉宾
朱力
(TBD)
TBD

个人简介:TBD
摘要:TBD

2023年演讲嘉宾
张淑梅
(总裁,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BD

个人简介:TBD
摘要:TBD

2023年演讲嘉宾
颜光涛
(主任委员,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
TBD

个人简介:TBD
摘要:TBD

2023年演讲嘉宾
任辉
(董事长&CEO,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TBD

个人简介:TBD
摘要:TBD

2023年演讲嘉宾
于泉
(抗体工程总监,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
XploreSeq™——探索更广泛的抗体序列空间:NGS与AI赋能抗体发现过程

    个人简历:晶泰科技

瑞石生物

寻百会生物科技

澎立生物

仁会生物

    摘要:TBD

2023年演讲嘉宾
叶金
(副研究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新型磁珠自动化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个人简历:叶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粮食真菌毒素检测、监测和预警研究。2018年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0年获第二届中国粮油学会青年科技奖,2022年入选首批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青年拔尖人才任国际标准化组织谷物和豆类分委会(ISO/TC 34/SC 4)真菌毒素工作组专家,国际食品法典食品污染物委员会第15届会议(CCCF15)中国代表团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课题8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近五年在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完成首个由我国主导的真菌毒素检测ISO国际标准,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3项,国家有证标准物质26项。申请发明专利12项,其中授权4项,参编专著3部。获2022年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1/9),2021年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12),2020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4/15),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8/15),2017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9)等学术奖励。

       摘要:基于研制的新型免疫磁珠及自动化批处理技术,开发了磁珠自动化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并标准化,克服了传统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步骤多、人员要求高、处理时间长等弊端,自动化处理有效减低人为误差,全面提升检测效率和精度。

2023年演讲嘉宾
王树涛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仿生可控粘附界面材料

       个人简历:王树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从事仿生多尺度粘附可控界面材料的研究,揭示自然界中特殊的界面粘附现象与机制,设计与制备仿生多尺度界面材料,探索其在医疗健康、能源、环境、信息等领域的应用。入选2014年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6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岗位特聘教授,2014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曾获2010年世界科技奖提名,2013年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7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18Nano Research Young Innovators Award in NanoBiotech (45 under 45)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唐立新优秀学者奖等奖项。迄今发表SCI论文27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Nat. Mater.Nat. Commun.Nat. Protoc.Sci. Adv.Adv. Mater.Angew. Chem.J. Am. Chem. Soc.Proc. Natl. Acad. Sci. USAChem. Rev.Chem. Soc. Rev.Acc. Chem. Res.Nat. Rev. Mater.等,引用24000余次,多次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现任中国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仿生材料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摘要:界面粘附调控一直是表界面物理化学领域的难题。向自然学习,近年来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1)提出了“结构匹配与分子识别”的界面细胞粘附理念,构筑了系列界面粘附材料,实现了前列腺癌PSA灰区临床诊断率从58.3%91.7%的提升,并写入临床诊断指南;(2)提出了乳液界面聚合的微球合成新方法,构筑了系列新型生物分离微球,实现了除细胞外的多肽、蛋白分离微球的升级换代:从传统的多孔微球到异质纳米孔微球、到异质纳米分形微球,提高了分离选择性和分离速率;3)提出了系列固体表面液层去除新策略:界面导水法、媒介溶剂交换法等,发展了系列湿态粘附界面材料,为界面液层对湿态粘附影响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2023年演讲嘉宾
钱永常
(董事长,杭州纽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VD关键蛋白质原料的现状和未来

       个人简历:钱永常,杭州纽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复旦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中国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完成博士后,随后就职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旅美20年间,钱永常博士一直从事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获得美国NIH和DOD基金多项,发表论文90余篇。作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钱永常博士创办了杭州纽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回到中国后的十多年间,钱永常博士致力于重组蛋白和蛋白分离材料的研发和工业化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下游IVD诊断行业、细胞培养行业和生物制药行业,获得国发明专利十余项。

       摘要:精准的体外诊断技术需要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关键原料,其中蛋白质类原料是关键原料之一,譬如链霉亲和素(SA)、抗体、抗原、酶。随着分子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结合有机化学的技巧,不仅可以对蛋白质类关键原料在生物体系内做分子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操作,而且也可以对蛋白质做体外的有机化学修饰,从而让蛋白质这类关键原料在精准的体外诊断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2023年演讲嘉宾
张蘅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开发天然抗压作物

       个人简历:1999年9月-2003年7月,在北京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学习,获得学士学位;

2003年8月-2009年8月,在美国普渡大学生物化学系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2009年9月-2011年12月,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任青年课题组长;

2014年5月-2023年2月,在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任研究员;

2023年3月至今,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研究员。

       摘要:极端耐逆植物可在沙漠和海水等恶劣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因此是研究植物耐逆性的优秀模型。一些极端植物,如藜麦和糜子,是人类祖先驯化的农作物。这些所谓的天然耐逆作物(NSRCs)在促进农业多样化、提高粮食安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在全球气候变化时保证粮食产量稳定。阐明这些植物的极端抗逆性的分子机制也可以帮助提高主粮作物的抗逆性。我们使用基于基因组学的方法来研究NSRCs的进化,并解析出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

2023年演讲嘉宾
刘翟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DNA存储----概念与应用

       个人简历:刘翟在北京大学获得生物信息学的博士学位。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江学者(青年)奖励计划,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重点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信息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促会分子诊断学分会常务委员,国际应急管理协会亚太应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研究领域包括病毒基因组学与进化,以及生物信息学。自2018年起,他的团队开始了DNA存储的研究,并且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在Nature, Lance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Cell Metabolisms等杂志上发表过140余篇研究论文,H-index为43。

       摘要:海量数据给现有的数据存储技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DNA存储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大数据存储技术,突破了以固体介质为媒介的存储方式,利用DNA碱基天然的信息存储能力,根据一定规则将二进制编码信息转换为四进制编码的核酸序列,存储密度高、保存时间长、超低能耗,从根本上改变了数据的保存及传递方式。DNA存储的特性使其在冷数据的长期归档、新型数据加密及DNA计算等领域大有可为。

2023年演讲嘉宾
许可
(董事长&CEO,苏州唯思尔康科技有限公司)
外泌体药物递送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个人简历:许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师从国际知名学者Andrew P. McMahon(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和Douglas A. Melton(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主任)从事干细胞、基因编辑和糖尿病等研究工作。2014年加入Biogen,主导建立基于干细胞定向分化技术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包括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征、渐冻症等。从2016年开始,许可博士在全世界第一家外泌体医疗科创公司Codiak BioSciences工作。作为研发总监,领导了基础研发部开发完成engExTM外泌体工程化载药平台,并全程参与多条管线的FDA临床申报(IND),支持和推动了公司于2020年在Nasdaq的成功上市。2021年,许可博士回国创立苏州唯思尔康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CEO

       摘要:以高成药性、低毒性为特征的精准医疗是现代医学的难点和重点。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外泌体技术这样一种天然纳米颗粒的开发来解决这一难题。外泌体具有低免疫原性、高组织靶向性等独特的优势,使得这一技术作为新兴的药物递送载体得到国际广泛关注,正在体现出具有巨大的医药和商业潜力。

2023年演讲嘉宾
郜鹏
(副总裁,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mRNA疫苗技术进展

       个人简历:郜鹏,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25年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经验,在疫苗研发、抗体工程、酶工程等相关领域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获批专利4项。于2019年加入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任副总裁,负责核酸科学方向研发及mRNA平台工作。

       摘要:近年来,mRNA疫苗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正在彻底改变疫苗研发领域。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更快、更灵活的生产流程和能够快速应对新出现的传染病等优势。在本报告将探讨mRNA疫苗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其作用机制、工艺开发及质量研究。以及mRNA疫苗在治疗各种疾病(包括COVID-19)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2023年演讲嘉宾
黄菁
(董事长,未来模式(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免疫系统人源化动物模型在纳米疫苗开发中的应用

      个人简历:黄菁,未来模式(苏州)科技有限公司,美国Genomab Biotech Corp创始人和董事长

• 2004年中科院北京动物所博士毕业; 2004-2006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后,博后师从童坦军院士。

• 2006年后赴美工作,在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所(爱因斯坦医学院,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所,洛克菲勒大学)工作。

• 先后发表SCI文章27篇(影响因子最高18, 单篇被引用次数超过180次)。

• 曾研发多种人源化动物模型涉及肿瘤免疫,生物疫苗,传染性疾病等方面的研究。

• 有多年CRO经验,曾协助Leidos公司开发了免疫佐剂(PD1阻断蛋白); USAID公司开发了MagaVax疫苗;跟巴斯德研究所合作研究了靶向树突细胞纳米疫苗等。

2019年1月,黄菁博士在纽约成立Genomab Biotech生物公司,从事医药相关小鼠模型的开发。目前,已经申请了3项专利,开发了几十种动物模型和十几种细胞系。2021年8月在苏州创立未来模式公司,同年获得苏州市工业园区领军人才孵化计划。

       摘要:目前,有多快mRNA疫苗选择纳米材料做为载体。纳米载体不仅可以增加mRNA疫苗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修饰增加靶向淋巴结和树突细胞的疫苗递送效率。未来模式苏州生物有限公司开发的多款人源化动物模型拥有高丰度的人树突细胞和淋巴结,因此该小鼠模型有望被用于多种纳米疫苗的研究和开发。

2023年演讲嘉宾
朱经纬
(质量负责人,江苏谱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准商业化细胞治疗药物原辅料检测策略及无菌快检应用

    个人简历:10+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6+年生物检测实验室工作经验,涉及单抗,细胞治疗药物IIT,IND和临床阶段的检测放行经验,有丰富的GMP实验室管理运营经验,负责过多个药物申报资料QC部分撰写工作,经历过多次国内外批准前和周期性审计工作。

    摘要:分享细胞药物原辅料在注册临床2期后期,BLA之前检测策略,讨论关于细胞药物特有的物料如磁珠,慢病毒,单采血和一次性耗材等的检测策略,同时分享细胞药物中特有的无菌快检和传统法替代验证的法规要求。

2023年演讲嘉宾
刘密
(教授,苏州大学)
癌细胞全细胞组分重组装成的癌症纳米疫苗及脂质微米颗粒 (LMP)递送mRNA的研究

       个人简历:2010年北京大学药学院硕士毕业,2014年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ETH Zürich)药学院药剂系博士毕业,201411月份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免疫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12月份加入苏州大学药学院药剂系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预防性和治疗性癌症疫苗、癌细胞特异性检测技术、mRNA疫苗、免疫多靶点检测技术等的研究。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nalytical ChemistryiScience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多篇论文以封面和亮点论文发表并引起关注,所做研究实用性较强,与药企有紧密合作,有多个项目成功实现转化。作为第一发明人已申请关于预防和治疗性癌症疫苗、癌细胞特异性检测技术、mRNA疫苗递送技术和免疫多靶点检测技术等国际发明专利和国内发明专利20多项,其中已经授权6项,部分国际发明专利已经进入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已有11项发明专利成功转让给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产学研良性互动。

       摘要:癌症疫苗是癌症免疫治疗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鉴于肿瘤组织/癌细胞是制备癌症疫苗的最佳抗原库,本研究将肿瘤组织/癌细胞的全细胞成分重新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纳米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肺癌、黑色素瘤、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和癌症转移该癌症纳米疫苗可以有效的激活机体癌细胞特异性T细胞,而且可以有效的诱导长期免疫记忆,并产生跨癌种的交叉免疫反应。目前常用的mRNA递送策略为脂质纳米颗粒(LNP),但是其面临着专利壁垒,潜在毒性较大等问题。本课题组研发的脂质微米颗粒(LMP)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有效规避LNP的专利壁垒,而且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取得了和LNP相同的疗效,且淋巴结靶向性更好。

2023年演讲嘉宾
袁翰
(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博士)
TBD

    个人简历:

    摘要:

2023年演讲嘉宾
王宜强
(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新分子、新通路研究方面的应用

       个人简介:王宜强,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学士、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第二军医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苏州大学、厦门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从事医学基础研究,主要兴趣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治疗,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五项、973前期研究专项和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各一项。发表SCI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各五十余篇,主编、主译出版著作各一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三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项。先后获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团队”核心成员、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称号和多家学术组织委员和国内外杂志编委。

       摘要:蛋白质组学的突飞猛进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提供了技术和工具支持,也加速了对新基因、新分子和新的分子作用机制的探索。本报告以课题组运用蛋白质组学策略和技术研究病原体-宿主互作、细胞之间互作的新机制,或探索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获得创新性成果为例,分享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价值。

2023年演讲嘉宾
王允军
(董事长&CEO,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生物医学检测应用

       个人简介:王允军,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现任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江苏省双创人才引进计划、姑苏领军人才计划,获评“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苏州工业园区时代新人”。王博士自02年从事量子点制备和应用开发工作,具有20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经验,是该领域的资深专家。近年来累计发表专业科研论文40余篇,专利技术多项;承担省、市、区级科技项目,联合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任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标准制定2项。其主导开发的系列量子点产品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现已被美、日、德、韩、英等几十个国家的上百座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司用于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中。

       摘要:量子点是由数目极少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零维纳米粒子,由于尺寸限域、量子限域、宏观量子隧道、表面等多个效应,可展现出许多不同于宏观物质的光学及物理特性,因而在光学、电学、磁介质、医药、生命科学、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量子点的光学性能稳定、发射光谱窄、易于和生物分子偶联,是新一代荧光标记探针的选择方向。其中,量子点荧光微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散性,高的荧光稳定性和表面可修饰性,生物相容性好,同时,量子点磁性荧光微球还具备强的磁响应性,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疾病诊断、免疫检测、液相芯片技术、高通量药物筛选等生物医学领域。

2023年演讲嘉宾
刘华芬
(董事长&CEO,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纳米材料在蛋白及小分子生物样本分析中的应用

       个人简介:刘华芬教授曾任美国辉瑞制药研究员,罗氏制药科学家,丹纳赫集团SCIEX公司北美/亚太质谱;应用技术及支持总监, 质谱应用创新平台全球总监;曾在Cell, Cell Report等国际一流刊物及国际会议发表超过100多篇文章或文献;因领先的研究结果多次被国际一流会议邀请做大会专题技术报告; 2016年因创新的过敏原蛋白方法学获得美国分析化学家学会2016 年度技术大奖, 方法学经全球实验室验证, 作为 AOAC标准方法First Action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摘要:纳米颗粒在蛋白质和小分子的分析中有着多种应用,这是因为它们具有高表面积-体积比、高稳定性和易于定制性等独特的性质。例如,纳米粒子和纳米线等纳米材料可以用特定功能化的探针,对于特定的蛋白质或代谢物结合,从而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允许检测到以前难以使用传统分析方法检测到的低含量蛋白质和代谢物。此外,在蛋白及小分子生物样本的分析中使用纳米材料也提供了多重检测的潜力,即在单个样本中同时分析多个目标,这对于理解复杂的生物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纳米材料在蛋白和小分子生物样本分析中的应用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为深入了解生物系统和开发新型和改进的分析工具具有重要的前景。

2023年演讲嘉宾
徐斐
(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科研院)
食品快速检测之样本前处理

       个人简历:徐斐教授,博导,上海理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上海食品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获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长期专注食品质量安全速测领域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纵向及横向科研项目23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其中在农残速测及装置方面,获2014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 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6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三等奖(均排名第1)。近5年来,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总IF大于300;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8项,其中授权7项;出版专著1本;修订食品安全国标及快检方法认定4项;连续组织承办届国际食品生物技术与精准健康会议。

       摘要: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于实现不同样品基质中食品安全危害因子的快速、精准测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根据所研发的快检方法需求,针对重金属、农兽药残留等与食品基质的结合状态、存在形式,开发了基于双频超声酶解、QuEChERS-分散液液微萃取、介孔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磁性金属有机框架萃取等与适配体、抗体、酶等快检识别元件相匹配的前处理方法,意图实现高效富集与净化,解决现有安全快速检测产品/技术应用场景针对性不强的局限。

2023年演讲嘉宾
古宏晨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创新引领变局-IVD上下游合作的新模式

       个人简历:1992年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Med-X 研究院纳米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曾担任科技部863计划特种功能材料主题专家委员、纳米材料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颗粒材料化学合成、表面修饰与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研究成果在体外诊断用核心原材料、重大疾病诊断与治疗上获得转化,关键技术被我国首个获批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所使用,支撑了三家上市企业的发展。相关研究工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次,中国高校科技发明一等奖一次,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共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多项。

       摘要:TBD

2023年演讲嘉宾
苏晓东
(教授,北京大学)
腺相关病毒(AAV)与基因治疗及抗体药物递送

       个人简历:苏晓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常务副主任。 亚洲晶体学会(AsCA)前主席;历任中国晶体学会(CCrS)理事长、秘书长、大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晶体学会(IUCr)大分子专业委员会主席。 还担任国际专业期刊“Crystallography Reviews”编委;国际著名期刊“Protein and Cell”编委等职。 苏晓东198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物理学院); 1994年于瑞典Karolinska医学院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5 -1998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生物学部Howard Hughes医学研究所(HHMI)作博士后研究;19982002 历任瑞典隆德(Lund)大学化学中心助教授和副教授;2003年至今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聘为长江(学者)教授,获得2003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摘要:作为纳米颗粒的腺相关病毒(AAV),由于其较高效率感染特定细胞又不引发疾病的特点,首先在人类罕见病的基因治疗中得到应用。 近年来,AAV相关的改造和基因编辑重组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报告将简短综述一下AAV领域的进展及我们实验室正在开展的一些相关科研工作。

2023年演讲嘉宾
张志新
(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董事长,成都益安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免疫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肿瘤筛查

       个人简历:张志新教授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曾担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医学中心终身教授。2015年全职回国,入选国家特聘专家。张教授长期从事B淋巴细胞发育以及抗体基因重组的分子调控以及自身抗体、抗病毒抗体和抗肿瘤抗体的研究工作。相关成果发在Nature Immunology/《自然免疫》、Immunity/《免疫》、Blood/《血液》、Immunol Review/《免疫综述》、Trends Immunol/《免疫趋势》、J Biol Chem/《生物化学杂志》、J Clinic Invest/《临床医学研究》和PNAS/《美国科学院报》等世界一流学术杂志。回国后,张教授建立了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BCR/TCR基因多样性的技术平台,利用免疫大数据分析评估免疫力、进行肿瘤和疾病早期筛查、预测和评估疗效、研发新的肿瘤治疗技术,所有技术都是全球首创。
       摘要:成都益安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庞大的免疫数据库,并开发出一系列基于免疫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分析系统(AIAIBDA)用于癌症早期筛查。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将待测样本中的免疫数据与已建立的不同癌症的特征性免疫特征进行比较,AIAIBDA系统可以发现癌症,也可以评估癌症的进展。该系统与传统的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检测基因突变完全不同。发现基因突变只能预测癌症的风险,但不能确定癌症的发生和进展。利用外周血中的游离DNA片段来准确地检测早期癌症也非常困难。AIAIBDA系统利用免疫信号作为全新的生物标记物来识别癌症。阳性结果表明,在体内发生了癌症。AIAIBDA系统可以检测到非常早期的癌症。


2023年演讲嘉宾
俞立
(教授,清华大学)
迁移体:基础生物学和治疗潜力

       个人简介:俞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多年来一直从事细胞自噬领域的研究,实验室发现了依赖细胞迁移的新细胞现象migracytosis和介导这一过程的新细胞器迁移体,目前对其机制及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 Cell, Cell Research, Nature Cell Biology, Dev Cell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曾入选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杰出成就奖。


2023年演讲嘉宾
叶兴达
(生物信息总监,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
XploreSeq™⸺探索更广泛的抗体序列空间:NGS与AI赋能抗体发现过程

       个人简介:叶兴达,帝国理工生物科技学学士及生物信息学硕士,曾就职于GSK、Francis Crick Institute、华大智造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所、药企及生物科技公司,在多组学数据生信分析及AI算法交叉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和项目经验。目前任晶泰科技抗体药物部生物信息团队负责人,负责搭建NGS+ML抗体发现平台XploreSeq,以及抗体序列/组学数据出发的机器学习模型的开发和落地。

2023年演讲嘉宾
马士棋
(应用科学家,苏州依科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细胞培养基发展新趋势

       个人简历:马士棋,苏州依科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科学家,国家级青年人才、“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在北京大学获得生物科学学士学位,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具有多年细胞培养、细胞治疗、病毒包装工艺开发等领域的工作经验,在细胞生长代谢、蛋白表达、病毒包装与感染工艺等研究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依科赛生物参与T细胞无血清培养基、NK细胞培养试剂盒等产品开发,应用于细胞治疗产业,打破了进口培养基行业垄断,为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关键培养基原料国产化做出了贡献。


2023年演讲嘉宾
苏金
(教授,广州医科大学)
生物信息大数据驱动的纤维化疾病拓展研究

       个人简历:苏金,分子生物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负责人、肺纤维化学组副组长;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近年来专注纤维化疾病的靶向诊断与精准治疗策略的开发及转化研究。近年,以通讯作者在Eur Respir 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J Pathol, Mol Ther, J Med Chem, ERJ Open Research 等国际权威期刊共发表SCI论文10多篇;申请多项纤维化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2项。先后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2项973课题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2023年演讲嘉宾
郭亚辉
(副教授,江南大学)
基于凹土材料的致病菌核酸提取试剂盒研发

       个人简历:郭亚辉,博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食品加工过程危害物减控研究。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博士后管委会和香港学者协会“香江学者”、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等人才计划项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重点研发专项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60余篇;主编《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副主编《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参编《食品安全学》等国内外教材专著5部。申请国内外专利47件,授权专利13件,参与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3项。相关研究成果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江苏省轻工业科学技术奖励技术进步奖等。担任中文核心期刊《轻工学报》青年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客座编辑,以及《食品与发酵工业》、《分析实验室》、《食品研究与开发》、Food Chemistry、Carbohydrate Polymers等期刊审稿专家。

2023年演讲嘉宾
赵山岑
(副院长,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基于多组学的工具酶挖掘与产业化应用

        个人简介:赵山岑,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华大基因农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曾任深圳市华大农业应用研究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北大汇丰工商管理硕士,中科院高级工程师,基因组学研究员。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分子进化、群体遗传、作物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项目执行经验。近年来,主导、设计和参与重大的科研项目50多项,在《Nature》、《Nature Genetics》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文章20余篇,影响因子达150以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大北农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

2023年演讲嘉宾
郭霖
(CAR-NK研究员,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次世代NK细胞激活扩增体系

       个人简介:郭霖,苏州信达细胞制药有限公司CARNK研究员。苏州大学生物制药专业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干细胞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的研究。曾供职于上海西比曼等生物制药科技公司,致力于CAR-T,CAR-NK免疫细胞治疗的早期研发及转化医学,拥有多年相关从业经验。

2023年演讲嘉宾
黄明贤
(首席科学家,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先进体外诊断技术中的磁性纳米材料:制备、表面修饰和应用

       个人简历:黄明贤,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在湖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获得硕士学位,美国杨伯翰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做博士后研究。黄明贤博士在美国工业界多家高科技公司工作近二十年;作为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特聘专家回到中国后,又先后在北京、天津、郑州和上海工作了十几年。黄明贤博士致力于生物分离纯化、生物检测和生物医疗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面修饰研究,发表了50 余篇论文,拥有40 多项国内外专利,研制成功多种新型的色谱分析填料和一系列功能化的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分析、生物医疗等领域。

       摘要:在先进的体外诊断技术中,磁性纳米颗粒已成为免疫分析、核酸提取和分子诊断的关键原料。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这些磁性材料的制备和表面修饰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现代体外诊断技术中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包括核酸提取、新冠病毒检测、化学发光分析、细胞筛选、药物输送以及磁介导热疗领域。

2023年演讲嘉宾
洪超
(副教授,苏州大学/首席工程师,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免疫磁珠在细胞分选和细胞激活中的应用

       个人简历:洪超,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教授,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UCSF) 博士后。担任中国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自身免疫病,血液免疫学等领域的研究。曾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共同作者身份在Nature, PNAS, Journal of Immun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Protein & Cell,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Molecular Immunology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和综述10余篇。


专业观众登记入口 立即报名
© 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3992号-14  技术支持: